2025-11-12 10:53
来昌吉体验“吨”棉花、粮食、煤炭。半月潭记者报道。曹志恒和苟立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古称汀州,自古就是丝绸重镇。唐代北亭都护府曾设于此。如今的昌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昌吉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现代科技,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新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天山麦乡正在向科技高地迈进。金秋已至,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江布拉克风景区的万亩三果田,正迎来收获季节。远处山峦起伏,绿意盎然松树林,金色的麦浪随风飘扬。巨大的收获机在麦田间穿梭,一幅丰收的壮丽画卷在天山脚下缓缓描绘。 4000多年前,原产于西亚的小麦经新疆逐渐传入中原,我国农业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生产格局。如今,天山脚下仍然是最适宜种植小麦的地方之一。这里出产的优质面粉,为新疆名菜“七台果优柔面”注入了灵魂。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农民在田里收割小麦。丁磊 摄 在汀州的广阔田野里,传统的农业种植早已被好种子、好田地、好方法、好机遇、好制度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所取代。我今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与昌吉种业公司九盛禾联合培育的春小麦新品种“良春1758”在节水小麦育种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亩产达508.32公斤,较主力品种增产17.11%,实现了“减水不减产”。 “这一突破为新疆小麦产业乃至西北芳香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九盛和种业新疆研究院院长林怀龙表示,“良春1758”具有定植早、分蘖率高、千粒重高、品质好的特点。目前推广面积超过5万公顷。围绕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昌吉市组织实施种子科技项目11个科技计划,涵盖小麦、玉米、西红柿、西瓜等主要农作物。目前,昌吉州种子生产面积稳定在100万公顷,年产良种35万吨,产值57亿元,正在加快由种子生产大国向种业强国转变。得益于玉米密植精准控制关键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昌吉州玉米大单产的提高已成为现实。 2024年,昌吉州玉米产量将达到1018公斤,首次进入“吨粮季”。棉花收获季节即将到来,当你走过位于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实验棉田时,棉叶呈现出鲜明的色彩。我是棕色的。 “我们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在棉花中建立了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并成功创造了可以‘生产’高价值虾青素的工程棉花。”杨Z赛多仁,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中心研究员。据了解,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产生的棉花副产品占该植物生物量的80%。 (树叶、棉籽、棉铃壳等)从低价值废物转化为高价值功能性原料。棉籽油可开发成高端滋养保健油。棉叶、棉铃皮替代人工饲料色素,提高棉田综合效益。在科技的支持下,广泛开发利用的棉花也能释放出新的潜力。昌吉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商业基地。 “新疆棉花病虫害防治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乐达汉为新疆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实施方案。“新疆棉花病虫害全生长季绿色防治技术”和“新疆棉花主要病害全生长季绿色防治技术”被选为新疆棉花病虫害全生长季绿色防治技术。 2023年、2024年农业农村部提出生物育种、密植技术、农业机械研发、水肥一体化高效化……依托完善的生产地理和气候条件,昌吉将不断强化农产品产业集群。农业和食品加工。现代农业已成为古汀州的一张亮丽名片。绿色能源引擎激发澎湃动能。矿区道路平坦宽阔,没有矿车来回,草木茂盛。走过昌吉准东露天煤矿,全国单位产能最大的绿色智慧矿山已经告别了尘封的过去,生产作业更加安全、高效、友好。准东煤田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边缘。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煤田,预测储量3900亿吨,目前年产煤1亿吨以上。以准东煤田建设开发为基础而建立的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与 t在“绿色+智能”两轮驱动下,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显着提高矿山作业效率的同时,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目前,开发区绿化绿化面积已达3.2万公顷。 “我们全面应用新能源设备,引进754辆无人矿车,预计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50吨、颗粒物2吨、挥发性有机物6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局长余彦杰说。昌吉的“山水”等清洁能源储量丰富。此外,昌吉市新能源核准装机容量达5204.8万千瓦,总装机容量突破1400万千瓦。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显着提升tly。转眼间,昌吉至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已向3000多公里外的安徽输送了2000度电。该线路每天提供2.54亿千瓦时的电力,足以满足1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 “该线路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设。” ±1100KV特高压昌吉换流站站长王红表示,特高压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电力线路损耗,是我国建设“电力空中走廊”的重要技术基础。昌吉换流站是昌吉至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起点。借助无人机、数字孪生等科技手段,换流站探索“人工+机器人+太空无人机”的全新巡检模式。通过利用5G赋能鹰眼摄像头等先进终端和系统应用,有效提升整个换流站的运维效率。昌吉州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工厂建设中,生产并组装了高端换流变压器、交流滤波电容器、750kV站变压器等设备。从一家濒临破产的街道小厂,到拥有3万多名员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70万元以上的债务到2000亿元以上的资产规模,从“中国装备”到“世界装备”,特变电工的发展历程就是昌吉州惊人变化的鲜明例证。 “昌吉的每一吨煤、每一缕风、每一缕光,都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曾艳阳 丙党委书记昌吉回族自治州委表示,作为新疆工业门类齐全的地州,昌吉州紧紧围绕新疆“五个重点战略定位”,强化自身优势,做强特色文章,依靠科技强国。现在,昌吉市的三个千亿级、六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