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3 10:25
深圳前海湾,以天海为幕,以湾区为景。 21日晚,火炬缓缓熄灭,旗帜缓缓降下。随着《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第十五届全运会的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新华社记者毛思谦摄。仪式结束时,15位大提琴手演奏了告别乐章。一张全家福记录了湾区的温馨友谊。虚拟的榕树矗立在天空中。赛龙舟时溅起水花。新华社记者陈思涵摄。深圳的成长故事在一张白纸上展开。 《红太阳》这首歌里,流淌着开拓进取的血液。带着“欢迎来到湾区”的祝福,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希望在下一个地方再次相聚。新华社记者连震 摄。 13天很短,就像开幕式上的歌声、掌声、欢呼声一样短纽约。至今仍萦绕在我耳边,仿佛就在昨天。 13天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它足够长,足以容纳数千人坚持四年追求梦想的人。也是几十年磨一剑,刻在大脑里的。新华社记者李志鹏摄。这13天里,我们见证了很多奋斗的时刻。老兵们不断书写传奇,最终走向辉煌。新人首先展现才华,惊艳亮相。赛场上,游泳池里,球场边,流下了多少汗水,眼里含着多少泪水,还有未尽的遗憾。梦想成真有更多的快乐。我们跟随他们的战斗节奏,心潮澎湃,心情复杂。体育带来了他们的热爱和期望,也寄托了我们的忠诚和理想。 11月20日,广东队球员苏炳添在赛后为观众颁奖。新华社记者 姜瀚 摄 过去13天从南海深处采集“火资源”到无人驾驶汽车护送火灯,我们见证了巨大的科技热情。从开幕式上响亮的机器人,到成为田径场和农场“搬运工”装备的机器狗。它是运动员的竞技场,是科技力量的“大秀”。大湾区以体育为媒介,呈现出一幅未来城市的精彩画卷。 11月17日,在田径比赛开始前的热身活动中,机器人和吉祥物愉快、欢乐地驶入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新华社记者 周木 摄 这13天里,我们领略了岭南的许多美景。敖鱼跳、狮子跳,武术热闹,粤剧悦耳。在岭南水乡,在南海波涛前,南粤儿女传承着传承文化,勇争先机,向世界展示岭南悠久而精彩的文化。体育赛事已成为传播文化的舞台。自豪感将激励我们继续踏上充满光荣与梦想的体验使命。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一只巨龟在体育场上空“游动”。新华社记者卢汉鑫摄。在这13天里,我们在湾区凝聚了如此多的团结。港珠澳大桥、深圳湾大桥已改建为自行车道、马拉松道。自行车轮胎的胎面花纹和运动员脚底的花纹中,都刻有三地的土壤。他们彼此无法分开。跨界赛事、团体联合比赛、交流互鉴,成为一座跨越黑暗海洋搭建的体育桥梁。一系列扎实坚固的脚印以及真诚而温暖的拥抱。这是粤港澳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大湾区向前迈出的一步。海一心爱心共鸣↑11月8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公路自行车比赛决赛开赛。总里程231.8公里。比赛通过港珠澳大桥,跨越粤港澳三地。新华社记者 颜林云 摄 这13天,天气已从立冬悄然过去到小雪。时间在比赛的热血与激烈中静静流淌。尽管寒意渐浓,大湾区依然阳光明媚、绿意盎然。正如这些天的热情和热情尚未冷却,也像是大湾区无尽的热情和希望。 ↑ 11月20日,河南队选手梁甜甜(前)万米冲线后庆祝夺冠稍后女子决赛。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告别粤港澳四年后,“湖南”希望为那时的你我。我们的爱不减,我们的初心依然,我们拥抱新的传奇。记者:田宇、王浩明